慎思明辨  法行天下

详情

朱良

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 发布日期:2020-09-03 16:08:07


一、基本信息

朱良,男,1993年,湖北咸宁人,中共党员,法学博士,博士后,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、检察制度和纪检监察制度等。

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员

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

武汉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中心研究人员

曾挂职恩施市纪委监委

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听证员

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


二、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

2010-2014年,在吉林大学就读法学专业,获法学学士学位。

2014-2017年,在广西大学就读法学专业,获法学硕士学位。

2017-2020年,在武汉大学就读法学专业,获法学博士学位。

2020年至今 williamhill威廉希尔


三、科研情况

(一)论文类

1.《论检察公益诉讼的证明标准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,2019年第7期,CSSCI。

2.《论监察委留置权:权力属性、运行原则及程序衔接》,《甘肃政williamhill威廉希尔学报》2019年第2期,法学类CSSCI扩展版,被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9年第9期全文转载。

3.《论检察机关在刑事审前程序中的主导地位》,《安徽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)》2020年第4期,CSSCI。

4.《我国刑事立案制度的发展轨迹与未来展望》,《河北法学》2021年第12期,法学类CSSCI扩展版。

5.《我国刑事立案制度的历史流变与法理探寻》,《华南理工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》2022年第2期,985学报。

6.《我国刑事立案的三重意蕴》,《贵州社会科学》2022年第3期,CSSCI。

7.《解构与建构: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制度研究》,《学习与实践》2022年第4期,CSSCI,被《人大复印资料·刑事法学》2022年第7期全文转载。

8.《我国企业合规不起诉的实践样态与建构路径》,《北方法学》2022年第5期,法学类CSSCI扩展版。

9.《.职务犯罪视域下监检衔接的三重维度》,《新疆社会科学》2022年第6期,CSSCI。

10.《反腐败视域下监察机关证据补查的三种模式》,《河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3年第1期,CSSCI扩展版。

11.《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企业合规的空间、隐忧与进路》,《地方立法研究》2024年第3期,法学类CSSCI扩展版。

(二)项目类

1.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:职务犯罪治理视域下监检衔接机制研究(22YJC820055),2022年。

2.最高人民检察院应用理论研究课题:检察机关职务犯罪自行补充侦查制度研究,2022年。

3.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项目: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衔接的三重路径(CLS(2021)D66),2021年。

4.湖北省社科后期资助项目:司法改革视域下刑事立案制度研究(2021060),2021年。

5.广东省检察院检察理论重点研究课题: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研究(GDJC202115),2021年。

6.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:企业刑事合规改革与立法问题研究(22G008),2022年。

7.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:检察制度发展研究(KJ02072021-0121),2021年。

8.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(人文社科类)高水平后期资助项目培育专项项目:中国刑事立案制度研究,2022年。

9.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纪检监察研究中心、四川省纪检监察学会高校分会重点项目: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制度实践与优化研究(SCJ240202),2024年。

10.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与应用研究课题一般课题:检察侦查专门化机制研究(HJ2024B36),2024年。

(三)学术交流

1.受邀参加2020年度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,并荣获“一等奖”。

2.受邀参加2021年度东南大学主办的“刑民交叉视野下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建设研讨会”。

3.受邀参加2022年度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,并做主题评议人员发言。

4.受邀参加2021年度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第三次会员大会,并做主题发言。

5.受邀参加2023年度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学术年会。

6.受邀参加2024年度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学术年会。

7.受邀参加2024年第一届珞珈网络犯罪实务论坛“网络犯罪电子证据审査的实践困境与对策”,并做主题发言。

8.受邀参加2024年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诉讼法学分论坛,并做主题发言。


四、授课课程

(一)本科生

1.《民事诉讼法学》

2.《刑事诉讼法学》

3.《证据法学》

(二)研究生

1.《监检衔接热点问题研究》

2.《证据法专题研究》


五、荣誉奖励

1. 2018年获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“新苗奖”一等奖;

2.2020年获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“新苗奖”一等奖。

3.指导学生荣获全国高校第十八届“金法槌杯”模拟法庭大赛“最佳公诉组”和“最佳起诉状”奖。

4.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二等奖。


六、联系方式(电子邮箱)

zhuliang168@ccnu.edu.cn